红星照耀中国主题思想及创作背景介绍

管理员2025-05-03447阅读评论

《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红星照耀中国主题思想及创作背景介绍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斯诺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此外,斯诺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介绍

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于1928年到中国,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至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红星照耀中国》创作背景

1936年6月至10月,笔者在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第一手材料,他完成了《西游记》的写作。作为一名西方记者,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的报道。

斯诺与领导人多次长谈,收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广泛深入地调查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风民风。

经过4个月的面试,他填写了14本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采访材料、电影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写作,英文名为“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和中文翻译的“红星照耀中国”终于诞生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