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63回概括_讲了什么内容

管理员2025-05-0351阅读评论

《水浒传》反映了梁山英雄起义的发展过程,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展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环境和尖锐的阶级对立,热情歌颂了农民起义的英雄人物,描绘了农民“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社会理想,也写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水浒传63回概括 讲了什么内容

《水浒传》第63回概括

宋江兵打北京城,关胜议取梁山泊。

呼延灼诈降,关胜不疑,夜晚偷营,关胜被擒。忠义堂上,宋江重待关胜,关胜先欲就死,后为义气所感入伙,成了攻打北京的前部前锋。一交战便打败索超,吴用又故意输于索超一战,使他欢喜入城。吴用雪天掘下陷坑,引超超追来,被伏兵擒拿。

卢俊义、石秀被擒,下于死牢,梁山泊好汉散发没头帖数十张,梁中书不敢杀害卢员外及石秀,派索超于城二十五里外飞虎峪下寨,等待梁山泊来人与之厮杀。 梁山泊人马,大战索超,大名府危急。蔡京大惊,关胜献围魏救赵之计,主张攻打梁山泊。

《水浒传》创作基础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水浒传》的影响

《水浒传》的内涵十分丰富。通过揭示中国语境下的侠义、报复正义、平等、忠君思想现状,进一步指出在朴素正义观的基础上追求现代法治的路径:坚持情理法结合方式,坚持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共同实现法律正义,坚持现代司法原则,坚持朴素正义与法则正义的辩证统一,坚持尊重民意、坚守法律至上、解决民意和法意的冲突。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