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易错题:整式的应用经典题型、有关变量易错题整理、系数相关易错题型、判断同类项。初一数学易错题的学习放法:努力抓好学习中的各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总结、考试;加强对数学公式及定理的理解,要做到会举一反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
初一数学易错题有哪些
一、整式的应用经典题型
1.某服装厂生产一种西装和领带,西装每套定价200元.领带每条定价40元。厂方在开展促销活动期间,向客户提供两种优惠方案:①西装和领带都按定价的90%付款;②买一套西装送一条领带°现某客户要到该服装厂购买x套西装(x≥1),领带条数是西装套数的4倍多5。
(1)若该客户按方案①购买,需付款______________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若该客户按方案②购买,需付款______________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若x=10,通过计算说明此时按哪种方案购买较为合算?
解:(1)(324x+180)元,(320x+200)元;
(2)当x=10时,324x+180=3420(元),320x+200=3400(元)而3400<3420,所以方案②合算。
2.A,B两家公司都准备向社会招聘人才,两家公司条件基本相同,只有工资待遇有如下差异:A公司年薪20万元,每年加工龄工资4000元;B公司半年薪10万元,每半年加工龄工资2000元,问:A,B两家公司第n年的年薪分别是多少?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哪家公司有利?
解:A公司第n年的年薪为:200000+4000(n-1)=(196000+4000n)元。
B公司第n年的年薪为:100000×2+2(n-1)×2000+2000=(198000+4000n)元。
因为198000+4000n>196000+4000n。
所以从经济角度考虑,选B公司有利.
二、有关变量易错题整理
买6件衣服,需要支付a元,那么买χ件衣服,需要支付y元;若列等式表示为y=aχ/6,请指多其中的常量与变量。
分析:在没有认真思考时,往往会把a看成变量。因为买6件衣服,需要支付a元,说明1件衣服要支付a/6元,所以a为常量。
解答:6、a为常量,χ、y为变量。
一名老师带领χ名学生去参观动物园,成人票每人每张20元,学生票每人每张10元,设门票的总费用为y元,那y与χ的函数表达式为___。
分析:先要看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再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有一名老师,需要1张成人票,花费20元;有χ名学生要买学生票需要10χ元。
解答:y与χ的函数表达式为y=10χ+20。
三、系数相关易错题型
①单项式2x10χy的系数是(),次数是()。
②πrh的系数()。
分析:单项式的系数表示数字因数,一定要包括前面的符号。次数表示字母的指数的和,单个字母的指数是1不是0。注意计算次数时不能加上系数的指数;另外π是数字因数。
解答:①,单项式的2X10χy的数字因数是2X10。所以正确答案是:系数是(2X10)次数是(3)。
②,πrh的数字因数是π。所以正确答案是:系数是(π)。
四、判断同类项
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
①-10χy与3yχ②2与χ。
分析:同类项表示只与字母和相同字母的指数有关于,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常数项与含有字母的项一定不是同类项。注意,次数相同的项不一定是同类项。
解答:①,一10χy与3yχ都有χ、y,并且χ的指数都是2,y的指数都是1,所以-10χy与3yχ是同类项。
②,2不含字母,一χ含字母χ,所以2与-χ不是同类项。
初一数学易错题学习方法
一、努力抓好学习中的各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总结、考试
课前预习,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听讲,带着问题听讲,高质量的听课是中学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课后复习总结是学习过程的升华,认真完成作业是它的重要体现,不要忽视课下作业,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落实好前面的学习任务,加之以一颗平常心、自信心对待考试,才可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对数学公式及定理的理解,要做到会举一反三
初一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公式及定理,这些知识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能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要重视。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学生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
初中数学中相似的公式定理单独记忆一是数量多,二是不容易记混,好的方法是用对比法把类似的公式或定理放在一起有针对性地对比记忆,就不容易混淆了。
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万变不离其宗”。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
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得一团糟。因此,通过总结归纳将知识越学越少是最好的办法。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要对知识活学活用,如有一道试题:一根绳子对折三次,从中间剪断,共有几段?很多学生首先是努力想象一根绳子对折后的情况,很抽象,容易出错,实际上有个很简单的方法,从草稿纸上撕下一条纸,对折三次,从中间撕开,数一数答案就出来了。
一些学生习惯多做题,盲目地多做题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这种不良习惯在平时要注意纠正。做题不在多贵在精。学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做一些各种层次、类型的习题,可向老师请教,请老师推荐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通过解题再反馈,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争每道题都要彻底弄懂弄透,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四、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
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应用题,会觉得很难。因为应用题中有许多文字表述,学生可能会读不懂,继而找不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扩大阅读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学生可通过多读书,多看报来开阔思路、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要因为少了两个括号而把题做错,否则会很可惜。做完后检查一下,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