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第三回主要内容
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
美猴王拜师学艺回到花果山,显摆自己的功夫,操演群猴。山中妖、兽纷纷拜他为尊。可是手头没有趁手的兵器。
于是下到东海,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并且醉酒下地府幽冥界找阎王修改了自己及诸猴的生死簿。玉帝得知十分震怒,想要镇压他,但在太白金星劝阻下派金星下凡招安猴王。
《西游记》作者介绍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人,明代小说家曾祖吴铭、祖父吴贞曾分别任过县学训导、教谕,其父昊锐,以经商为生,六经诸子百家莫不观览,乐观旷这。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长期寓居南京,靠卖文补贴家用。后出任过长兴县丞,但由于看不惯官场黑暗,不久就愤而辞官。后又担任过与县丞品级相近的闲职荆府纪善。晚年归居乡里,放浪诗酒,贫老以终。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神奇、精彩的神话故事。我每次读起《西游记》这本书,老是情不自禁地融入那精彩的情节之中。
唐僧师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共遇到九九八十一道难关,这就好像我们成长道路上布满荆棘。最终,他们战胜了难关,取得了胜利。“功夫不负有心人”用在他们身上是最合适不过了。而我们,只要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也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在我看来,唐僧是一个心地善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固执迂腐的人,而孙悟空则是敢于斗争,有勇有谋,积极乐观,但争强好胜,心高气傲。
《西游记》不仅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人物语言,构建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