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为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清朝的,有人考察过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许多知识分子喜欢吟咏落花来追念故国故君,落花在当时代表了一种时代气息。
《红楼梦》成书年代
《红楼梦》是清朝的作品,自乾隆朝问世后,200多年来,不仅国内家喻户晓,而且国外也有十几种译本流行。”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1736—1765)左右。
《红楼梦》,别名《石头记》等,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大部分人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版本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红楼梦》主要人物
《红楼梦》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贾宝玉:出生在贵族人家,自幼因贾母疼爱,天资聪明,相貌出众。他尊重女性、对封建制度具有叛逆性、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思想者先驱者,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是曹雪芹对宗法礼教的背叛和对女性主义张扬的代言人。
林黛玉:内向型女子的一个典型。她的性格特点是敏感多疑、天资聪明、悟性极强、优柔寡断。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比如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还有些叛逆。
薛宝钗: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既有大家闺秀卓越的气质,沉静淡泊、温柔平和的性格,又有心灵深处隐藏的豪放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