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_重阳节的发展历程

管理员2025-05-03224阅读评论

过重阳节的意义是为了祭拜祖先、尊敬老人、同时对老人表示感恩。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到了重阳节的时候,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习俗,比如登高祈福、拜神祭祖等,后来重阳节又逐渐添加了敬老的内涵。

过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的意义

重阳节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在九月收成的时候,有祭祀天皇的活动。在这一时期,重阳节是一种原始的祭祀活动形式,具有祭祀、祈福的意义。

在我国的民俗中,重阳节也与“九九”谐音,其中九是数量最多的一个,所以它有长寿、健康、长寿的意思。1989年,中国还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意思是“长寿”。

重阳节的发展历程

九九重阳节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成了一个特定的节日,人们过重阳节,就是来表达自己对于亲人的深厚情感。

重阳节在汉代的时候,相传是由汉高祖刘邦的一个侍女被逐出宫,嫁给一个穷人之后,将这项过重阳节的习俗带给了人们,因此大家都学会了喝菊花酒,在那一天吃蓬饵,以及佩戴助浴来去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自身长寿。

重阳节的习俗

一,插茱萸

古代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茱萸节。茱萸香味浓郁,有驱虫去湿、去除风邪的作用,也有消积食、治寒热的功能,可以入药,也可以制酒养生祛病。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佩带茱萸或者登高望远时插茱萸的习俗,还可以将茱萸当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以求辟邪求吉,延年益寿。

二,饮菊花酒

菊花酒清凉甘美,有明目、补肝气、安肠胃、利血、治头昏、降血压、减肥之功效,是强身益寿的佳品。饮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在我国民俗中,人们在菊花盛开之时,采集菊花的茎叶,与谷物掺在一起酿酒,等到来年九月九日饮用。

三 ,登高望远

在重阳节这一天,民间有一个普遍的习俗,就是人们要在这一天外出登高望远。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1,古代人们崇拜山神,认为“九九老阳,阳极必变”,所以在九月九日,要前往山上登高望远,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娱乐活动。

2,重阳时节,农忙秋收大多已经结束,这时候老百姓比较清闲,山里的野果、药材又是成熟季节,所以人们这时候就会去山上采集野果、药材等等,后来逐渐将活动集中到重阳这一天,演变成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