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下面介绍的是越南自卫反击战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中越战争简介
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际称“中越战争”),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间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称取得胜利。随后解放军开始对越南北部的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毁灭后撤出越南。越南人民军在中方撤出之后也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20世纪80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20世纪90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20世纪70年代中叶,越南结束抗美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后,把中国视为“头号敌人”,中越关系急剧恶化,中国边疆的和平、安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国边防部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3月16日全部撤回国内,完成作战任务。9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52个英雄模范单位、79名解放军指战员和12名民兵以荣誉称号。
通过十年中越边境战争,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对越南方面来说战争的影响是持久的,国力遭到了长期消耗和破坏,最终不得不改弦更张。1979年,中国军队在撤退回国的过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资,并沿途摧毁了越北地区的军事设施、公路、铁路、矿山。
中越战争英雄介绍
陶少文
苗族,云南马关人,1976年入伍,1978年任副班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2月17日在木桑战斗中,部队遇到越军火力点的阻击,他拿起爆破筒,绕道跃进到地堡一侧,拉燃导火索,插入正在扫射的射孔。当越军将爆破筒往外推时,毅然用左手和左肩紧紧顶住,炸毁敌堡而牺牲。陶少文牺牲后,边防部队某部为他追记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葬于云南金平烈士陵园。
岩龙烈士
傣族,云南省景洪县(今景洪市)曼景烈乡曼亥村人。1978年3月入伍,35205部队5连4班战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9年2月21日,岩龙所在连队奉命沿73公路向老街东面的南征地区前进,遇到78号高地敌人的顽强阻击,当部队受制于越军机枪火力而处境危急时,他利用杂草树丛作掩护,迅速运动到越军阵地侧后100米处,击毙2名越军重机枪手,并对一环形工事里的越军突然开火,击毙7人。越军发现子弹从侧后打来,便集中火力还击。他沉着、机智地应战,不断变换射击位置,消灭了越军阵地左侧的火力点。
随后,绕过山坡将正在抢修工事的3名越军击毙。他来回穿插射击,孤身奋战4小时,共击毙越军20余人,为夺取战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2月25日下午,岩龙所在连队向敌唐镇楼铺方向前进。岩龙走在队伍最前面,不幸中弹牺牲,年仅19岁。1979年3月,所在师党委根据他生前志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孤胆英雄”荣誉称号。。葬于云南河口水头烈士陵园。
刘宏生
江苏徐州人,时任41军坦克团3营营长,1960年9月入伍,1961年12月入党。1979年2月17日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他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率营翻越陡坡,迂回穿插,配合步兵围歼守敌。19日在掩护部队转移时,所乘坦克中弹,他左腿被打断,仍忍受着剧烈疼痛,操炮猛轰敌指挥所,把炮弹全部打完后,又和负伤的乘员,互相搀扶着,下车战斗。不幸被枪弹击中牺牲。上级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刘宏生同志“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葬于广西那坡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