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_

管理员2025-05-0489阅读评论

化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及化工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化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背元素符号

这是最简单的第一步,就是分别记下最常用的 30 个元素的对应字母。基本上花 1-2 个小时,再加上平时的使用,很快就能记住了。

背原子量

原子量是质量单位,指元素对应原子的相对质量,1 个原子量单位为 C12 原子质量的 1/12。原子量学校是不要求背的,但是你得背,因为它一共也才 30 个,四舍五入背整数就可以了。

背会元素的基本物理性质

比如说氢元素,在单体状态下,呈现气态,降温后变成液态,呈淡蓝色;氧元素,常温下呈气态,无色无味,降温变成液态后是蓝色;铁在常温常态下是固态,如果把铁加热提纯后置于真空中,会呈现银白色等等,这些都是某一单一元素的物理性质。

一种物质形成单体的时候,它在常温常态下,是什么状态,是液态气态固态,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味道、它的表面形状是什么样的等等,都要背下来。尤其是那些你在生活中不常见到、考试又容易经常考到的,你就更得把它们给背下来了 —— 哪怕是用一首打油诗,这是必须的。

这样,我们在做化学题时,题中提出了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理性质,你就知道它到底在说啥了。我们至少要把常用的 30 个元素的物理性质背下来,当然,一些常考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硅、二氧化碳、苏打、碳酸钙等等,它们的物理性质也需要背会,这样在做题时,才能更快更准地判断题中所提物质究竟是什么。

背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

核心是搞懂氧化性与还原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种类也很多,如可燃性、助燃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脱水性等等。30 个常用元素与常考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我们要搞懂并熟记于心。

但化学性质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搞懂“氧化性”与“还原性”。

氧化性:原子核外层电子数多,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从其它元素那夺电子过来,形成稳定化合物,叫氧化性(夺电子能力)

还原性:原子核外层电子数少,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给出电子,形成稳定化合物,叫还原性(失电子能力)

那么元素呈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它的规律是什么呢?比较简单:

一般而言,非金属物质都呈氧化性(核外层电子数多,通常大于 4),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从其他元素那拽电子过来

一般而言,金属物质通常呈还原性(核外层电子数少,通常小于 4),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给出电子

当然,非金属元素间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夺电子方是氧化物,失电子方是还原物)。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