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七十一章主要内容介绍

管理员2025-05-05375阅读评论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第七十一章主要内容介绍

《三国演义》第七十一章主要内容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抵众

曹操带兵四十万亲征救汉中,途中拜访蔡琰,杨修最先解开蔡邕留下的“绝妙好辞”的隐语。黄忠对战夏侯渊,法正建议黄忠攻取定军山以西的高山,黄忠守在半山,法正居于山顶,约定暗号等夏侯渊倦怠时突袭,以逸待劳,斩了夏侯渊。

黄忠赵云奉命去劫曹操粮草,黄忠被围困,赵云杀入重围救出黄忠。赵云占据汉水,面对追兵面不改色,埋伏弓箭手杀退曹军,刘封孟达又烧了曹操的粮草。徐晃不顾王平的苦谏,带兵过河对阵蜀兵。

《三国演义》中心思想

1.《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2.《三国演义》通过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揭示了“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

3.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体现了人民群众拥护明君、向往和平和憎恶暴君、反对动乱的愿望。

4.作品通过“桃园结义”的故事,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从而表现出明显的“信义”思想。

5.作品通过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种事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历史上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

《三国演义》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