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在延安主要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斯诺终于见到了毛,介绍了很多他了解到的毛的事迹等等。
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读书笔记
斯诺终于见到了毛,介绍了很多他了解到的毛的事迹,包括他的传奇、他的妻子、他的影响力、平时的生活包括日常的伙食等等,特别的说明了他的性格:复杂、有趣、天生精明、精力过人、自尊心极强。接着介绍了毛主席对一些国际人物的看法,包括麦克唐纳、罗斯福,还有他的学习:关于印度、关于哲学、关于宗教观等等。接下来斯诺将要介绍了共党的基本论点:“对外不实行反帝政策,对内不实行土地革命,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无法实现的”,然后介绍了共党当时的基本政策: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并与毛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最后他记述了林彪的一些生平、他在红军大学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一些他观看红军剧社表演和采访红军剧社社长危拱之的一些情况。
红星照耀中国写作背景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的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出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主席、周总理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进行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的军民生活,地方的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根据地工业农业生产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纪实文学终于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