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见真情的上一句是岁寒知松柏。出自《醉醒石》(明,东鲁古狂生)第十回中,患难见真情的意思是指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经后人拼凑后有了“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句子,几个成语的出处都不是同一个地方,但是意思相同或接近,句式相对,经常被引用。
患难见真情出处
出自《醉醒石》(明,东鲁古狂生)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后来民间衍生出"患难见真情”的说法。
而非出自汤显祖《牡丹亭》,经后人拼凑后有了“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句子,几个成语的出处都不是同一个地方,但是意思相同或接近,句式相对,经常被引用。
《醉醒石》是明末清初拟话本集中较著名的一种。全书十五卷,每卷一篇,每篇一个独立的短篇小说。除第六卷“高才生傲世失原形,义气友念孤分半俸”是根据唐代传奇张读《宣室志》中的《李微传》改编,语言也文言成分较多外,都是讲明朝故事的白话小说。
患难见真情原文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醉醒石》创作背景
作者以《醉醒石》题名,显然寄寓讽世垂教的用意,希望自已的作品能像神奇的醉醒石一-样,对沉醉的世人起到清醒的解醉作用。作者没有对书名作出解释,可以将冯梦龙的解释作比照。《醒世恒言》 的“原序”说:“忠孝为醒,而悖逆为醉;节俭为醒,而淫荡为醉;耳和目章、口顺心贞为醒,而即聋从昧、与顽用嚣为醉。”
作者的醒与醉的标准虽然超不脱封建纲常伦理范畴,但其针砭时弊,解醉当世的意图是很明显的。再从《醉醒石》的十五篇作品有十四篇取材于明代现实生活这点看,其醒世、警世的意图也是很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