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三十七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管理员2025-05-05249阅读评论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第三十七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水浒传》第三十七章主要内容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船火儿大闹浔阳江

途中,宋江遇到薛永,给了他一些钱,却被人打,薛永打倒那个人,救助了宋江,原来宋江得罪的人是揭阳镇一霸小遮拦穆春,夜晚,宋江三人在一户人家投诉,去发现竟然是穆春的家。

听到穆春正在和自己的哥哥没遮拦穆弘商量捉拿宋江,宋江吓得连夜逃跑。穆弘兄弟紧追不舍。追到浔阳江边,被一个船夫搭救,船驶到江心,船夫却要杀宋江谋取财物,危机时刻,李俊赶来救了宋江。

原来这个船夫是揭阳镇另一霸张横,两兄弟得知到要害的人是宋江,慌忙赔礼道歉,临走时张横让宋江给弟弟浪里白条张顺。宋江到了牢城,到处花钱打点,没有吃苦,反而得了一个好差事。

《水浒传》中心思想

全书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巅峰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最终葬送了起义事业。小说通过宋江起义的失败客观上总结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

小说以高俅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意在表明“乱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正是他们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们不得不挺而走险,奋起反抗。同时,小说还对田虎、王庆、方腊等其他地区的农民起义军作了一定的侧面描写,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时代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以及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

《水浒传》作者介绍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祖籍一说是兴化白驹(今江苏大丰),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其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进行《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水浒传》。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