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意思_重阳节风俗传统

管理员2025-05-03186阅读评论

重阳节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意思 重阳节风俗传统

重阳节美好寓意

重阳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这个时候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所以是非常适合秋游的,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很多活动,比如说登高赏景,再比如说插茱萸等等,还有祭神祭祖以及看望家中的老人等等。但对于古代的有志之人来说,他们还非常喜欢这这一天进行登高,目的就是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和理想,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能够不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阳节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人们在这一天举行的活动也是越来越多了。中国地大物博,民俗文化多种多样,所以每一个地方,对于重阳节都有自己的诠释,也拥有自己特殊的庆祝方式。

重阳节习俗

1.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放纸鸢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鸢,线爱长”。纸鸢就是我们所说的风筝,广东、福建等地一直保留着重阳放风筝的习俗。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3.登高

(1)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重阳节各地的习俗

1、港澳

在港澳人的习俗中,清明为“春祭”,重阳为“秋祭”。重阳登高祭祖的传统风俗延绵至今。在港澳地区,古老的重阳节,今已演变为一个多元化的节日。

2、广西

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清明是春祭,重阳作为秋祭,重阳拜山是岭南风俗之一,慎终追远、顾本思源的传统数千年来沿袭至今。

3、福建

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相传九月初九是妈祖羽化升天之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