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发生在哪年_有什么历史意义

管理员2025-05-03136阅读评论

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4月20日至1949年6月2日。渡江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强渡江河战役。

渡江战役发生在哪年 有什么历史意义

渡江战役战争背景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在战略决战阶段的其他战役,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已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东北全境、华北大部、西北一部和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发展到400万人,士气高昂,装备得到进一步改善,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更加丰富,已完全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军。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夺取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和上海。1949年2——3月,中共中央军委依据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既定方针,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军区、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20万人,统归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等人组成的总前委指挥。

渡江战役历史意义

渡江战役,也称京沪杭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分,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渡江战役结局是什么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